当前位置: 首页» 学校动态

北京化工大学“宏德讲坛”第三场报告开讲--王乃彦院士谈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

作者:学生工作办公室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7-16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一体化育人理念,繁荣昌平校区校园文化内涵,培育大学精神,7月13日下午,我校于昌平校区图书馆五层学术报告厅举办“宏德讲坛”第三场报告—王乃彦院士谈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学校特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作为本次报告的主讲人。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付国柱,全体辅导员、学生代表参加本次报告会。

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致辞

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致欢迎辞。他首先对王乃彦院士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并对我校“宏德讲坛”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深入阐释。他指出,“宏德讲坛”出自校训“宏德博学,化育天工”,围绕“立德树人”的育人核心,定位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人文道德正能量”,邀请名家专家“进校园、进教室、进课堂”,面向广大青年学生“讲人生、讲奋斗、讲奉献”的高水平讲座。他希望在场师生能够从本场讲座中丰富人文底蕴、汲取经验智慧,在未来人生中做到厚积薄发。

王乃彦院士作报告

报告中,王乃彦院士从核工业体系所包含的“核物理”、“核化学”、“核工程”切入,并结合亲身经历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核工业发展关键时刻的科学决策,向大家讲述了60多年来国家核工业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他将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以“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进行概括。谈及同团队成员一起投身原子弹研发,在大西北异常艰苦的环境下攻坚克难的往昔岁月,王院士动情地说道,“舍弃名利与地位,离开城市与家庭,我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把自己的理想和实现强军强国的梦结合在一起了!”,在场师生深受触动。信息学院唐知谦同学会后感慨说到:“王院士的报告十分精彩,核工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众多像老院士一样功勋卓著的前辈们隐姓埋名,以身许国的真实写照,正如他寄语在场师生,我们青年一代要甘于吃苦,主动奉献,不断磨炼心理素质,经得住时代风浪考验”。

现场学生提问

王乃彦院士的报告主题特色鲜明,报告内容精彩生动,师生反馈积极良好,使我国核工业发展历程所展现的为人为学理念扎根校园,深入人心,激励全体师生不忘初心,继续奋斗,不断攀登人生事业之高峰。

合影留念

主讲人简介:王乃彦院士,核物理学家,1935年11月生于福建福州。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报》主编,核工业研究生部主任,太平洋地区核理事会理事长。

参加研制并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在原子反应堆上的中子飞行时间谱仪,测得第一批中子核数据。对Yb和Tb同位素的中子共振结构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参加和领导了核武器试验中近区物理测试的许多课题,为核武器的设计、试验、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在我国开辟并发展了粒子束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创建了相应的研究室,并取得突出成就。在电子束泵浦氟化氪激光研究中取得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建成了六束百焦耳级的氟化氪激光装置。